UU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52章 联合军演吗(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联合进攻”,这四个字乍听起来似乎没什么毛病,甚至可以说是体现了双方精诚合作的态度。

但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指挥员,陈旅长深知,在实际操作中,这恰恰是最麻烦、最容易出问题的方案。

倘若是同一支军队的两个不同单位,那还好说。

毕竟无论是军事纪律、指挥口令、训练科目还是战术打法,都是一脉相承的,打起配合来不会有太多的隔阂。

可现在是两支从未在地面战场上协同作战过的军队,要进行联合作战,这里面的问题可就太多了。

陈旅长的脑海里飞速地闪过几个关键点。

譬如,在火力协同上,有的部队规定,当己方机枪进行压制射击时,严禁步兵单位贸然发起冲锋,以避免暴露在敌方预设的交叉火力下。

而有的部队则恰恰相反,强调利用机枪压制的瞬间发起冲锋,抢占有利位置。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战术思路,在一个不统一的指挥体系下,一个不好就会产生致命的误伤,或者错失战机。

再譬如,最核心的班组战术差异。

山西民团的作战风格,苏耀阳在之前的交流中也提到过,虽然同样借鉴了三三制,但其核心却是围绕着班组里的m1919通用机枪或者bar自动步枪展开的,班里的其他步枪手都是为了保护和辅助机枪火力输出而存在的,是一种以火力为核心的攻坚战术。

但八路军则完全不同。

由于长期以来火力弱、弹药缺、重型装备极度匮乏,八路军的战术基本上还是以灵活机动的游击战和出其不意的袭击战为主。

部队讲究的是打了就跑,充分利用地形(如隘路、陡坡、密林),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发起攻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使其重武器(如坦克、重炮)无法发挥威力。

其核心特点是:战斗发起突然,结束迅速,绝不恋战。

山西民团和八路军,此前从未有过两支地面部队一同联合作战的经验。

现在要是骤然将双方的士兵混合在一起,让他们去打一场高强度的攻坚战,恐怕不仅无法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反而会因为指挥混乱、战术思想冲突而导致不必要的问题,甚至造成混乱和伤亡。

陈旅长的眉头紧紧锁了起来,他那深邃的目光在苏耀阳带着微笑的脸上和远处日军盘踞的山头上不断逡巡。

作为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黄埔一期高材生和高级将领,他的战略洞察力,自然远非寻常人所能比拟。

仅仅是片刻的沉吟,那紧锁的眉头便舒展开来,瞬间就想通了苏耀阳这番提议背后的深层含义。

这哪里是什么“江湖道义”或是客套,这分明是一份厚礼!一份用实战来教学的厚礼!

苏耀阳这是想借着这次攻坚战的机会,让八路军的部队亲身体验、亲身参与一场现代化火力支援下的正规阵地战。

从炮火准备、空中压制,到步坦协同、步兵小队在优势火力下的推进战术……这些都是八路军目前因为装备和资源限制,极度缺乏的实战经验。

与其说是“联合进攻”,不如说是一场“联合军演”。

一场用日本人的阵地和生命作为教具的实战演习,苏耀阳这是想让八路军的指战员们,在战争中亲身学习和感受未来立体化战争的模式。

这份礼物,不可谓不重!

想通了这一层,陈赓心中对苏耀阳的评价又高了几分。此人不仅有雄厚的实力,更有开阔的胸襟和长远的战略眼光,绝非一般的军阀可比。

他不再犹豫,对着苏耀阳郑重地拱了拱手,语气中带着真诚的感激:“苏团长,多谢您的好意了,那我就却之不恭,不客气了!”

说罢,陈旅长立刻扭头,对着身后一名早已待命的通讯员,用不容置疑的语气下达了命令:“传我的命令,让新一团和新二团,立刻停止休整。

分别加入到左右两侧山岭的战斗序列中去!命令他们,必须无条件配合山西民团兄弟部队的指挥,一起拿下这两座山头!”

“是!”

那名通讯员挺直了胸膛,大声应诺,随即转身飞奔而去。

很快,陈旅长的命令通过无线电和传令兵,火速传达到了正在后方收拢部队,准备喝口水喘口气的丁伟和孔捷耳中。

“什么玩意儿?你说旅长让我们的人,插到山西民团的队伍里去,配合他们作战?”

看着刚刚赶到的传令兵,孔捷的大嗓门几乎要掀翻不远处的那顶帐篷,“旅长是怎么想的?我们跟他们打法能一样吗?这不添乱嘛!”

作为独立团的前任团长,孔捷的性格直来直去,心里藏不住话。

他深知自己部队的战术特点,让他带着人去打一场规规矩矩的阵地攻坚战,还是和一支装备、战术都完全陌生的部队协同,他本能地就觉得不靠谱。

面对孔捷的质疑,前来传令的通讯员只是板着脸,复述着旅长的原话:

“孔团长,旅长说了,‘有意见也给老子憋着,这是命令!这次是让你们去学习的,不是去逞能的!谁敢不执行命令,或者在战场上跟友军闹别扭,老子回来要他的好看!’”

这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