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阴谋与反制
公元1940年7月3日,清晨,山西,太原城外。
一场震惊华北的大战,在晨曦微露中,轰然打响。
而发起这第一波攻击的,并不是任何一支地面部队,而是山西民团那浩浩荡荡的空中机群。
高空中,五十多架包括b-25“米切尔”轰炸机、sbd-2“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在内的庞大机群,如同遮天蔽日的钢铁秃鹫,带着刺耳的引擎轰鸣声,对日军在外围苦心经营的防线发起了地毯式的猛烈轰炸。
一时间,整个太原城外被火光吞噬,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连绵不绝,仿佛大地都在哀嚎。
地面如同被无数道硫酸雨泼过一般,原本还算整齐的防御工事、坚固的钢筋混凝土碉堡以及各种隐藏的暗堡、严密的掩体、深邃的战壕,所有的一切,都在那倾泻而下的弹雨中被无情地碾碎,彻底淹没在了漫天飞舞的硝烟和尘土之中。
空气中弥漫着焦土、火药和烧焦的血肉混杂在一起的刺鼻气味。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b-25“米切尔”轰炸机,在此次的轰炸中大放异彩。
作为另一个时空里颇受好评的一款中型轰炸机,它展现出了惊人的多面性。
它不仅仅能够携带多种弹药执行对地支援任务,进行低空攻击,还能进行精准的水平轰炸,甚至在必要时能执行对舰攻击等各种复杂任务。
而且它的携弹量也颇为可观,最大2.27吨的载弹量足以将目前已知的所有炸弹类型,无论大小,都一股脑地装进那巨大的弹仓里,然后毫不吝啬地倾泻而下,将地面的一切都化为乌有。
太原城外的天空,轰鸣声震耳欲聋。一队由六架b-25轰炸机组成的轰炸编队,在完成了一轮精准的投弹后,正有条不紊地在半空中盘旋着,等待着下一轮的攻击指令。
负责指挥这个轰炸中队的指挥官潘政宇,透过座舱的玻璃,看着地面上不断冒起的浓烟和火光,心里正飞速地盘算着下一波攻击的最佳位置和路线。
就在这时,座舱内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警报声,伴随着飞行员们紧张的惊呼。
“所有单位注意……西北方向,高度三千六百米,距离两千……发现日机!”
那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显然是这群突如其来的不速之客把他吓了一跳。
紧接着,一个沉稳而有力的声音,通过公共频道清晰地传达下来,那是此次轰炸机群的总指挥杜立特。
“我是空中总指挥杜立特!所有轰炸机停止轰炸,立即向我靠拢,立即重新编组,立即重新编组!”
杜立特的命令简洁而果断,所有的轰炸机飞行员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拉动操纵杆,巨大的机身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迅速朝着杜立特座机所在的方向靠拢,庞大的轰炸机群开始在空中重新排列,形成严密的防御编队。
机翼下,那原本用于对地攻击的炸弹,此刻仿佛也感受到了空中杀气的降临,在弹仓内微微颤动。
与此同时,另一个同样熟悉而充满自信的声音,也通过公共频道响彻在所有飞行员的耳边,那是山西民团海盗大队的大队长程如风。
“所有护航飞机注意,立即对日机进行驱逐,绝不能让他们靠近轰炸机群一步!”
这些事情说起来似乎很繁琐,但实际上,从发现敌机到命令下达,再到机群开始行动,整个过程仅仅发生在短短的二十多秒钟之内,空中战场瞬息万变,容不得丝毫迟疑。
很快,三十多架由三菱a6m零式战机和中岛一式战机组成的日机编队,如同乌云一般,出现在了太原外围的空域。
它们的机翼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螺旋桨高速旋转,发出尖锐的呼啸声,径直朝着山西民团的轰炸机群扑来。
这个日机群的指挥官,正是日本驻山西的第60飞行战队指挥官——仪峨彻二大佐。
这位屡败屡战的日军在山西的最高陆航指挥官,没有任何废话,当即通过无线电下达了攻击命令,日机群瞬间加速,如同捕食的鹰隼一般,对山西民团的轰炸机群扑了过去。
空中,一场惨烈的空中绞杀战,就此拉开序幕。
太原上空,杀机四伏。
驾驶着一架零式战机,如同利箭般飞在编队最前面的仪峨彻二大佐,透过座舱玻璃,死死地盯着下方那片由银色金属组成的乌云……那密密麻麻、严整有序的轰炸机群。
阳光反射在b-25轰炸机光滑的机身上,闪烁着刺眼的光芒,那庞大的机体和井然的队形,无声地宣告着一种绝对的力量感。
看到这一幕,仪峨彻二的心脏猛地就是一紧,一股熟悉的寒意从脊背升起。
这一年多来,他和这支被称为“山西民团”的飞行大队交手的次数已经不算少了。
虽然帝国的宣传机器上总是宣扬着武士道精神的胜利,但他自己心里清楚,战绩是何等的惨淡。
也正因为如此,他对这支神秘而强大的对手,了解得也愈发的深切和……恐惧。
山西民团装备的战机,无论是火力、动力还是装甲厚度方面,都足以碾压帝国最新、最引以为傲的零式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