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就算他不想走,也得从他那宝贝的山西民团里,抽调最精锐的部队去湖北参战。
如此一来,他苏耀阳在山西的实力,不就被大大削弱了吗?
“这也行?”杨爱源还是觉得这计策有些过于异想天开,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他转念一想,仔细琢磨其中的关节,又觉得阎锡山的这个法子,虽然阴损,但逻辑上……好像又无懈可击。
利用舆论造势,将苏耀阳捧上一个道德高地,再利用他与李宗仁的私交进行道德绑架,逼其出兵援助……这环环相扣的计谋,确实是这位老上司能想出来的手笔。
“怎么不行?”阎锡山捋了捋他那标志性的仁丹胡,得意一笑,眼中闪烁着老谋深算的光芒,“你看着吧,我已经让人给他添了把火,帮他好好地扬扬名……”
阎锡山确实是说到做到。
就在他和杨爱源在克难坡的窑洞里密谋的这短短一两个小时里,一股由他暗中推动的舆论风暴,已经席卷了整个国统区。
从陪都重庆,到春城昆明,再到桂林、西安……所有还未沦陷的大城市,各大报纸的号外,如同雪片般飞散到了大街小巷。
《大公报》头版头条,用触目惊心的黑体大字写着:“国军大捷!晋省民团发起惊天反攻,全线击溃日寇王牌师团!”
《中央日报》则更为直接:“山西雄狮怒吼,炮火洗地,忻县日军尸横遍野!”
《青年报》也罕见的发出了赞扬的声音:“捷报!我山西抗日武装力量主动出击,予日寇第24师团以歼灭性打击!”
短短半天时间,这个消息就彻底引爆了全国!
尤其让民众热血沸腾、不敢置信的,是报纸上不知从何处弄来的、清晰得令人发指的照片!
其中一张照片,显然是从高空俯拍的。照片上,无数炮弹爆炸的烟柱,在日军的阵地上连成了一片死亡的森林,那曾经坚固的工事和战壕,在照片上变得如同被巨兽啃噬过的饼干,残破不堪。整个画面充满了毁灭性的、令人震撼的力量感!
一时间,全国沸腾!
在日寇铁蹄下压抑了太久的民众,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茶馆里,街道上,无数人挥舞着报纸,奔走相告,激动地高呼着“中华民族万岁”,许多人甚至喜极而泣。
然而,这仅仅是第一波冲击。
紧接着,第二波、也是更具爆炸性的消息,被其他媒体迅速跟进刊登了出来。
一张更为震撼的照片,出现在了各大报纸的版面上——那是一张某个机场的全景图。照片上,一架架涂着青天白日徽记、外形流畅而充满力量感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在跑道和停机坪上排得密密麻麻,粗略一数,竟有上百架之多!其规模和先进程度,可以说连中央军都从未有过这般规模的空军。
照片下方,还配有详细的文字报道,详细罗列了山西民团下属的“山西飞行大队”,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与日军航空兵的空战记录,击落了日军多少架飞机,取得了何等辉煌的战果,以至于日军陆军航空兵在山西上空几乎被打成了“虚设”!
这一下,舆论彻底哗然!
如果说之前的炮击照片是“震惊”,那么这张空军基地的照片,就是“惊骇”!
谁也想不到,一支名义上的地方武装部队,竟然在所有人的眼皮子底下,悄无声息地发展出了一支规模如此庞大、战绩如此辉煌的现代化空军!
这下,被惊动的,就不仅仅是普通的民众了。
就在阎锡山那张无形的大网,通过电波与报纸撒向全国之时,在千里之外的湖北,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内,两位中国军界的顶尖棋手,正对着这盘棋局,露出了意味深长的表情。
李宗仁与白崇禧,桂系的两大巨头,相对而坐。他们面前的桌子上,同样摊着一份刚刚从重庆空运过来的、墨迹未干的《大公报》。那张山西民团空军基地的照片,占据了整个版面的核心。
“健生!”李宗仁率先开口,他用手指点了点那张照片,语气中满是感慨与惊讶,“没想到啊,这一年多来,明曦这小子,居然不声不响地,就给我们闹出了这般大的动静!连空军都有了这般规模,我们还真是小瞧他了。”
被誉为“小诸葛”的白崇禧,拿起桌上的报纸,凑近了仔细端详那张照片。
片刻后,他也感慨道:“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还不到两年呢,这小子就发展成了这般的规模,确实是后生可畏啊。”
然而,感慨过后,两位老辣的战略家,眼神中都流露出了一丝凝重。
李宗仁放下报纸,叹了口气:“只可惜啊,出头的椽子先烂。现在的他风头太盛,已是遭人嫉妒了。”
“谁说不是呢。”白崇禧轻哼一声,嘴角勾起一抹洞察世事的冷笑,“这么大规模的一支空军,还打出了这么漂亮的战绩,换做是谁,能不眼红?”
李宗仁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脸上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唉……健生,你说,这背后下手的人,是谁啊?”
“还能是谁?”白崇禧对此不屑一顾,语气中带着一丝鄙夷,“除了阎百川那个葛朗台,还能有谁?
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