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如风他们对“海盗式”战机再熟悉一段时间后,便立刻将第一和第二飞行中队,也就是程如风和叶启元所带领的两个中队,投入到山西西部周边的日常巡逻和警戒任务中去。
他们的首要目标,是分担杜立特所率领的“雷电大队”的防空压力,确保五台县为中心的三四百平方公里区域的安全,同时,也通过这种相对低烈度的实战巡逻,让飞行员们进一步熟悉f4u战机的性能,积累空战经验,为将来可能爆发的更大规模的空战做好准备。
至于凤鸣谦率领的第三飞行中队,则暂时作为预备队和训练部队,继续进行更高级别的战术科目训练,例如空战格斗、对地攻击、以及与p-47“雷电”中队的协同作战演练等等。
就这样,在金沙岭机场那片戒备森严的后方停机坪上,引擎的轰鸣声开始逐渐取代了飞行员们朗读手册的声音。
一架架崭新的f4u“海盗式”战机,在它们主人的驾驭下,开始笨拙而又坚定地在跑道上滑行、起飞、降落……
虽然最初的几次尝试,难免会出现一些诸如滑跑偏离跑道、降落姿态不稳、编队飞行间距过大等小失误,甚至还有个别心急的年轻飞行员因为操作不当,差点把飞机开进旁边的草地里,引得地勤人员和在旁观观看的美国佬们一阵鸡飞狗跳甚至骂娘。
但这些小小的挫折,丝毫没有影响到飞行员们高涨的热情。每一次成功的起降,每一次平稳的滑行,都会引来停机坪上一片欢呼和掌声。
他们就像一群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虽然步履蹒跚,却对探索这个全新的世界充满了无尽的向往和勇气。
…………
金沙岭的清晨,总是带着一丝特有的凛冽。
稀薄的晨雾如同轻纱般笼罩着连绵的山峦和初具规模的机场,尚未完全散去的寒意刺激着人们的神经,让人不由得精神一振。
停机坪上,两架深蓝色的f4u“海盗式”战机,如同蛰伏的猛兽,静静地沐浴在熹微的晨光之中。
它们那独特的倒鸥翼线条在晨雾中显得有些朦胧,机身上尚未干透的露珠,在微弱的光线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
程如风,这位新组建的“海盗飞行大队”的大队长兼第一中队中队长,此刻正站在其中一架“海盗旗”的左侧机翼下方。
他身着厚实的黄绿色飞行夹克,头戴飞行帽,护目镜推在额头上。
脸上带着一丝只有在即将投入战斗或飞行前才会有的专注与凝重。
在他旁边,同样装束的,是他的僚机飞行员,一名叫做赵铁柱的年轻少尉。
赵铁柱虽然年纪较轻、但飞行天赋极佳,性格憨厚勇猛,因为一手精准的射击技术和不怕死的拼劲,被程如风特意挑选为自己的僚机。
今天,是海盗大队正式成立以来进行的第一次例行巡逻,要说不紧张那是不可能的。
此刻,赵铁柱的脸上也充满了难以抑制的激动,他一边仔细地检查着自己座驾的轮胎和起落架,一边时不时地抬头望向程如风。
“铁柱,检查得怎么样了?”程如风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大队长!一切正常!油料满仓,弹药充足,机体各部件完好!”赵铁柱挺直了腰杆,大声回答道,声音因为兴奋而略微有些颤抖。
“很好!”
程如风点了点头,目光扫过赵铁柱那张因为激动而微微泛红的年轻脸庞,沉声说道:“记住我跟你说的,‘海盗式’马力大,脾气也烈,起飞的时候一定要稳住,柔和地推油门,注意修正方向。
今天只是例行巡逻,一切以熟悉飞机性能和协同配合为主,不要轻易冒险,明白吗?”
“明白!大队长!”赵铁柱用力地点了点头。
程如风不再多言,他伸出手,拍了拍赵铁柱的肩膀,然后转身,目光投向了自己座驾那高大的机身。
这些天,他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在了这架编号为“海盗一号”的f4u上,对它的每一个部件、每一个特性都了如指掌。
但当他正式驾驭着这架战机翱翔,正式担负起保卫祖国领空的职责时,他的心中依然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清晨寒冷而清新的空气涌入肺部,然后迈开坚定的步伐,走向了登机梯。
地勤人员早已将轻便的铝制登机梯搭在了“海盗旗”左侧翼根后方的机身上。
程如风踩着登机梯,三两步便登上了机翼。
他没有立刻进入座舱,而是先绕着座舱边缘走了一圈,仔细检查了座舱盖的滑轨、天线的连接以及机翼表面的情况。
这是他多年飞行养成的习惯,无论多么先进的飞机,细致的飞行前检查都是必不可的。
确认一切无误后,程如风这才敏捷地翻身跨入了略显狭窄的座舱。
f4u“海盗式”的座舱视野因为其独特的长机头设计,在地面滑行时前方视野并不算太好,但一旦升空,那高高在上的座舱位置和宽大的气泡式座舱盖,将为飞行员提供绝佳的空中视野。
程如风熟练地将自己固定在座椅上,系好安全带,那宽厚的伞包紧贴着他的后背,给他带来一种踏实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