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王孙公子逐后尘
平康坊。
南曲,一座幽静小院门口,一辆豪华马车停下。
青衣家丁掀开车帘,从车上下来个身著锦衣的男子。
小院门口的一名瘦高男子立即迎了上来,点头弯腰恭敬道:“给郡公爷请安。”
李义立冷哼一声,“你个龟孙,耶早就不是什么狗屁郡公了,耶现在只是个县子而已。
下次再胡咧咧,舌头给你割了。
问你,元大郎和长孙三郎来了没?”
“来了,正在喝茶呢。小院新到了一批好茶,从杭州西湖运来的散茶,全是芽头。”
“,你们这小院啥时也开始喝起散茶来了?”李义立道。
马五奉承著道,“李司徒引领了喝散茶之风,这散茶稀有,我们小院也是好不容易才弄来一些。”
“散茶有什么稀有的。”李义立甩甩衣袖往院里走去。
马五笑著跟隨,“天下最好的散茶都出自李司徒家,您可是李司徒的从兄,自然是不缺好散茶的。”
过去散茶喝的少,以喝饼茶为主。
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茶叶製成饼茶后易於保存和运输,而散茶易损坏还容易霉变,尤其是绿茶。
一般也只有茶產地,会有些人制些散茶喝。
如长安这样不產茶的地方,一般是喝不到散茶,也没人喝。
传统的饼茶,也带来了煎茶这种饮茶法,也只有李逸喜欢喝散茶,他这些年也了不少心思和钱財在这上面,在各地买茶园,建茶坊,製作散茶、饼茶、砖茶等,他自己喜欢喝散茶,於是又有绿茶红茶等。
在长安倒是慢慢引领了一股风潮。
只不过散茶在长安確实还是比较稀有。
“你们不会拿高沫来糊涂耶耶吧?”
“那哪能啊,都是上等的杭州西湖绿茶,还有湖州紫笋,全是嫩芽头,都是过筛了的,没有一点碎末,都是完整的条索扁平带点自然弯曲,边缘还可见细微鱼叶呢。”
李义立和他边走边说,来到了內院。
这间小院,是妓家。
但不是北曲那些卖肉的,这是极高档的,一个小庭院,一位绝美的年轻姑娘,琴棋书画皆懂,每次只招待一桌客人。
迎来送往的都是达官贵人,王侯公子。
费自然也是极贵的。
但能来的,那都是有身份的,没有身份,就算有钱的商人,还不接待呢。
小院幽静雅致,琴声悠扬。
“元兄、长孙兄,某来晚了。”
插焚香的厅里,柳青青正在抚琴,两名年轻男子在下面喝茶听曲,看著那美人都入了迷。
“李兄,你可来晚了啊。”
“那我自罚三杯酒。”李义立道。
长的五大三粗的元大郎笑著招手,“我们正听柳七娘弹琴呢,喝茶,不喝酒。”
“对,今天喝西湖绿茶,清清淡淡。”长孙三郎也道。
李义立落座。
那边柳青青却自顾自的弹琴,对这几位顾主却是连头也没抬。
三人却是一点不在意,仍痴痴的看著。
等到一曲毕,三人连声叫好。
只是夸来夸去也就那几个词,没啥新意。
美人过来,重新湖了一壶新茶,紫檀茶盒,白银茶罐,配上其它银制茶具,再加上这位出身江南,天生丽质娇小玲瓏,虽处风尘却一尘不染的美人,三位公子呼吸都急促几分。
李义立痴迷的打量著这个美人,平康坊中曲南曲的美人他见的多,也玩的多,甚至连北曲的他都尝过。
可能让他如此痴迷的却只有这个来自江南水乡的柳青青。
据说她家本是杭州西湖畔一个官宦世家,到她祖父时辞官隱居西湖畔,靠著丰厚的祖產日子过的也悠閒舒適。她从小便受名师薰陶,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没人知道她家经歷了什么,为何会来到长安,成为了平康坊南曲卖艺不卖身的才女。
她初来乍到,却很快用自己的美貌与才华,贏得了许多王公贵族、文人雅士的青睞,她就如同那西湖的烟雨朦朧,让人沉醉著迷。
尤其是对李义立、元弘善、长孙涯这样的贵州子弟而言,越是这样的越让他们痴迷。
她就像一朵在尘世中盛开的清莲,出淤泥而不染。
越是不可得,越让他们心动。
三位公子哥,都想追求柳青青,都想把这美人征服,纳为妾侍。
可惜,他们就算捨得砸钱,柳青青也不接受。
美人湖一壶茶,三人如喝美酒一样,讚不绝口。
“三位公子慢慢品尝,奴再去弹奏一曲。”柳青青敬完一杯茶,便又回去弹琴。
三人痴痴望了许久,这才回过神来。
三人是好友,兴趣相投,爱好打猎,喜欢打马球,也更喜欢美酒和美人。
“近来家里遇到些事,实在没空。”李义立道。
“理解,你阿兄的事我们也听说了。”元弘善替他抱不平,“那司徒李逸可是你叔父的继嗣子,遇这事他就不帮忙?”
“是啊,你跟他可是同祖父的堂兄弟呢。”长孙涯也道。
三个紈綺子弟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