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回魏国但回不去,在其他国家出仕都难以排解心中郁结,与我身边一位后辈很相似。”
魏无忌眉头一挑。还有谁与自己一样?他想了许久,都想不出来六国有谁敢与自己并列。
朱襄说的当然是韩非。
韩非虽是韩国宗室旁支,但现在“公子”的称呼已经不仅仅是国君的儿子,只要与国君沾亲带故都称公子,所以嬴小政还是王曾孙的时候也是秦公子。
甚至非宗室的封君也能称一声公子,比如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
如果朱襄厚着脸皮,也能自称一声公子,只是不能叫“公子朱襄”而已。
韩非与韩王有亲,倒是能称一声“公子非”。
朱襄在信中夸赞了韩公子非的才华,写了韩王和韩国朝堂那些相国卿大夫,对公子非的不屑一顾。
看到朱襄在信中写,公子非连续向韩王上书好几年,韩王只觉得烦,直接将公子非拒之门外。魏无忌苦笑。
他不知道这公子非是否真的有才华,但这待遇,确实可以说凄惨了。
朱襄又道,虽然韩王和韩国卿大夫都轻视韩非,但韩非还是千里迢迢来到咸阳拜荀子为师,求强国之策。
魏无忌笑着摇头:“朱襄恐怕是谦虚了。那韩非绝对是向着他去的。”
朱襄似乎知道魏无忌会这么说,特意强调韩非真的是拜荀子为师,和自己无关,别往他脸上贴金。
魏无忌大笑。
这点与朱襄的“心意相通”,让他很快乐。
但很快,他脸上的笑容就淡去了。
韩非去了秦国之后,看到了韩国的穷途末路。
魏无忌伸手撑住额头。
韩国的穷途末路,也是魏国的穷途末路啊。
朱襄是委婉地告诉他,魏国已经没救了,让他不要再挂念着魏国吗?
他默默地翻了一页信纸,看到韩非不愿意在秦国出仕,朱襄也赞同他不在韩国灭亡前在秦国出仕。
魏无忌愕然,揉了揉眼睛。
“但韩非会在秦国统一天下,继周朝后成为秦朝后出仕。若他不出仕,韩宗室那么愚蠢,恐怕会沦为庶民。”
魏无忌差点把蜜蜡打翻,发出了似哭似笑的古怪声音:“这朱襄,难道是劝我保重身体,等秦国灭了魏国之后再去秦国出仕,好养活魏国宗室?”
他想骂朱襄,但却又骂不出来,只觉得哭笑不得,又十分悲哀。
朱襄非常狠辣地指出了未来很可能发生的事。
若秦国统一天下,肯定不愿意继续分封,那么魏国宗室就会沦为普通贵族。如果后人太愚蠢,恐怕就会成为庶民。
魏国宗室愚蠢吗?
真的很蠢!
“接下来是劝我保重身体,争取活到魏国灭亡后给魏国宗室收拾烂摊子了吗?”魏无忌咬牙切齿又翻了一页,再次愕然。
“但以你性格和以秦国统一天下的速度,你肯定活不到魏国灭亡那一天。”
魏无忌:“……”
魏无忌深呼吸,出门逛了一圈,冷静后才回来。
他相信蔺公和廉公说的话了。朱襄这竖子,有时候真的很欠揍。
“但你就这么郁郁而终,也太浪费了。李牧来了秦国,赵国北方三郡无名将,恐怕胡人就算式微,也会零星南下掠夺。反正你未来也回不到魏国朝堂,何不试试戍边?”
“七国皆是华夏,七国边疆便是华夏边疆。自己人争夺天下打得再怎么厉害,也不能让外敌入侵。信陵君守卫赵国北疆,也是在守卫魏国。”
“不过戍边辛苦,信陵君乃是魏王王弟,魏国公子,从小锦衣玉食中长大,不一定受得了这个苦。”
“就当我没说。”
朱襄在信纸最后,画了一个吐舌头的简易小人表情图。
即便这个时候还没有表情包表达方式,但如此直白的小人图,让信陵君立刻手按在了腰上。
待他将手按在腰上后,才发现因为颓废,他已经解下剑许久。
“好你个朱襄!”魏无忌气极反笑,“亏我视你为友,你居然让我这个魏公子替赵国戍边?!你究竟在想什么?!”
……
朱襄教会了李斯和蒙恬之后,又坐不住,准备离开吴城。
正好雪姬也来了,有人照顾嬴小政,他走得很放心。
李牧将兵交给王翦,让王翦继续南下练兵,自己陪同朱襄闲逛。
王翦总觉得李牧心里又有什么主意,但李牧不说,他也没有追问,只是自己暗自琢磨。
李牧很想说王翦想多了,偶尔他也想放松一些。
当然,与朱襄一起南下描绘吴郡南边的山川河流,图谋在东越内乱被他挑起来之后扩张吴郡土地,算是顺带的事。
朱襄在嬴小政“舅母来了,舅父你赶紧走,朕不需要你了”的告别声中离开。
他骑着小矮马,突然想到了什么,扭头对扮作游侠的李牧道:“信陵君应该接到我的信了,不知道他会不会暴跳如雷。”
李牧好奇:“你在信中写了什么?邀他入秦?”
朱襄无语:“怎么可能,我没有那么惹人嫌。”
李牧配合地继续询问道:“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