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苏阑真诚地问,“这种宫里的东西,到哪儿才能弄得到?” “故宫里摆的不全是?不要命凭你偷去。” 苏阑:“.....” 当没问过。 这晚沈筵的心情格外好,真抱着讲起了来历。 只是边讲的时候,没有一刻不在身上作乱,蹭的都有些喘。 说是当慈禧携光绪西逃时,惊惶仓促,连车驾仪仗都是临时凑齐的,这路上的坎坷更可想而了,日暮抵昌平时,慈禧不进水米已有整日,身边伺候的宫女为了哄进膳,用这个香炉,和农户百姓换了一顿热饭菜。 家主是个有眼光的,并没打算卖,临终前只说留给子孙后代,哪日有了难,不至于孤苦伶仃没借处。 这一门子老实本的庄稼人,真没敢动,仍原封不动地保存到了民国。 但没等到他们家遇上什么关隘,村里先来了山匪,有好的邻居指道儿说了出,为夺下这么件东西,趁半夜烧光了他们家的院子。 本想着能纳财招福的物件儿,却一夕变故了亡命根苗。 苏阑听得心惊不已,“你又是哪儿来的?” 沈筵扶着滑进去的时候,在耳边道,“天去看望周伯伯,一眼瞧着感觉你会喜欢,豁面儿跟人要来的。” 苏阑伏在窗边抖了下,“反正你不要脸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