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25章 百姓感激(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账房先生们看朱高烁没有阻拦,就是要继续听下去的意思,跟着说。

“此乃明账,暗里,如官场应酬、上司打点、年节孝敬等等等等,更是无底洞!仅靠俸禄,莫说养廉,便是想当个不饿死的清官,亦是千难万难!此实乃逼良为娼之制啊!”

陈账房老泪纵横,显然是想起了自己目睹过的无数清官变贪的悲剧。

“若将俸禄提至一百五十石米,折银约七十五两,虽仍有缺口,但已大为缓解,若王爷能同时严查陋规、削减不必要的官场应酬,再辅以严厉监察,清廉之吏,勉力或可维持。”

“至于府库……”另一位账房接口道。

“浔洲今有珍珠、海贸、杜仲胶之利,岁入大增。仅提七品官俸一项,年增支不过数千两白银,尚不及珍珠一季外销之利!完全可支!”

陈账房斩钉截铁。

“若真能以此俸禄稳住官吏之心,使其不敢轻易盘剥,再辅以王爷雷霆手段清除害群之马,则“火耗’、“淋尖踢斛’等恶政必减!老朽等估算,百姓实际负担,至少可减三成!此乃利官利民之举啊王爷!”

算盘珠子不会说谎,老账房们饱经风霜的眼睛更看得透彻。一份份清晰的数据和结论摆在朱高烁面前,如同利剑,刺破了低俸养廉的虚幻面纱,也为他点亮了一条艰难却可能通向光明的改革之路。朱高烁看着木板上那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和老账房们恳切的眼神,心中已然有了决断。他缓缓站起身,目光如炬。

“好!有劳诸位先生!此账,算得明白!这俸禄之弊,本王改定了!就从我浔洲开始!王翱!”“属下在!”

“即刻拟文:自即日起,浔洲境内所有在册官吏,俸禄在太祖定制基础上,普提五成!七品官年俸提至一百三十五石!同时,颁布《浔洲官吏行为禁令》,严禁一切“火耗’、“淋尖踢斛’等盘剥名目!违者,重处!增设“风闻使’,接受百姓匿名举劾贪渎!本王倒要看看,俸禄提了,规矩严了,还有谁敢伸手!”他走到窗前,望向京城方向,眼神深邃而坚定:“此非仅为浔洲一地之政。这盘账,这份决心,本王要亲自上书父皇!祖制不合时宜,当改则改!为官者需养廉,为民者需减负!这薪火新制,就从我浔洲点燃!”

一场静悄悄的、却足以震动整个大明官场的俸禄改革风暴,在浔洲这个藩王的“试验田”里,悍然拉开了序幕。

薯藤蔓生,护佑山林,薪火新制,直指沉疴。朱高烁的每一步,都在挑战着旧秩序的边界,他已经能想象得到,朱棣收到这些消息的时候会有多暴跳如雷了。

浔洲新政的文书如同惊雷般炸响在官场,俸禄普提五成,严禁一切火耗、淋尖踢斛等盘剥,甚至增设风闻使,接受匿名举劾。

尤其是明文规定了“上下级不得互相宴请,不得送礼,下级不得已任何形式送银两给上级,一旦有,不查为何送过去,只要查明是本人知情主动送的,该上下级两条线立刻投入大牢听审”,更是像一道无形的枷锁,瞬间锁死了无数条隐秘的利益输送通道。

整个浔洲官场,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深潭,表面波澜不惊,水下却暗流汹涌,反应截然不同。对于那些本就勤勉奉公、家无余财的清官廉吏而言,这新政无异于久旱甘霖。

“王爷圣明啊!”一位在县丞位置上熬了半辈子、两袖清风的寒门官员,捧着新发下来的、沉甸甸的俸米折银,双手颤抖,眼眶泛红。

“这下,总算能安心给老娘抓药,给娃儿添件新衣了,再不用看着那点俸禄发愁,更不用昧着良心去刮地皮了!”

“正是!王爷此举,实乃正本清源!”另一位素有声望的学官感慨。

“俸禄足,方能安心治学、安心牧民。那“不宴请、不送礼’的禁令,更是断了钻营苟且之路!从此,我等只需一心为公,凭本事、凭政绩说话!痛快!”

这些官员腰杆挺得更直了,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对祁王府的政令拥护备至。新政带来的清风,首先涤荡了这批本就心向光明的力量。

然而,对于那些早已习惯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将盘剥百姓、收受孝敬视为天经地义,甚至靠着向上“进贡”维持关系网、谋求升迁的官员来说,这新政简直是要了他们的老命。

“俸禄是涨了点儿,可那点银子够干什么?!”府衙后堂,一个油光满面的主簿对着同僚低声抱怨,脸色铁青。

“以前随便一个节礼,下面孝敬的都不止这个数!现在倒好,宴请不行,送礼不行,连私下送点银子都被定为“投狱听审’!这……这不是把我们往绝路上逼吗?”

“就是!没了孝敬,拿什么打点上官?没了盘剥,拿什么维持体面?家里那几房妻妾,还有那些迎来送往的开销,王爷这是要我们喝西北风啊!”另一个管仓大使愁眉苦脸。

“最可恨是那「风闻使’!”一个掌管刑名的吏目眼中闪过一丝阴鸷。

“鬼知道是些什么人在背后捅刀子?匿名举报?这以后还怎么做事?稍有不慎,被人歪嘴告上一状,岂不是百口莫辩?原本以为浔州天高皇帝远,没了锦衣卫乐得自在,没想到还能被祁王来这么一手,这日子没法过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