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都快赶上闺女了,可比女儿贴心。倒也不是我故意说啥吓唬人,你说你们家如今做生意、还搬到县城住,眼红的可不少,家里呀还是得有个男人。”
换句话说,愿意留下是愿意,可不能一辈子就搭上头吧,非得给萧家一辈子当牛做马?
孙氏听完一愣,然后干笑了两声。
当初她想让林秋然把孩子打了,作为萧家女改嫁,后来林秋然说把孩子生下来,这事儿再也没人提过了。
她和萧大石没想太多,现在林秋然管家,让他们干啥就干啥。他们最多也就想着趁现在干得动多干些活,好给她们娘俩多留些钱。孙氏现在真把林秋然当闺女看,一来感激她愿意留下把孩子生下来,二来林秋然也惦记他们。
一直在想法子赚钱,怀着孕还给人做席面,把家里操持好,买了县城的宅子。萧大石总说这辈子都没来县城住过,孙氏也是。情分都是处出来的,孙氏感激林秋然。
既然把林秋然当闺女,那就得真的为她考虑,不能嘴上这样说,想的却是把她绑在萧家,把孩子生下来一辈子就为孩子打算。林秋然今年十八,刚成婚没多久就成了寡妇。
孙氏不是觉得没个男人不行,只是想,林秋然不能一辈子这样。她这些天因为搬家高兴,这些事儿都给忘了,这事儿她还得找个时间好好和林秋然说说,是把孩子生下来再找,还是生之前就找,是嫁人还是招赘,都得好好琢磨琢磨。
林秋然送完饭就回去了,剩下的不多,也就是做了菜的五分之一,但是孙氏和萧大石申时二刻才回来,在外面又卖了一个多时辰。下午卖不动,生意不好。但也情有可原,中午都吃饱饭了,谁还买吃食。人少轻松,可到底是在外头站着。林秋然道:“娘,以后就卖过午时就叵来,卖完最好,卖不完的家里吃。”
菜这两日再看看,今儿是第一天这么卖,若以后一直卖不完就少弄点,大不了分开卖,下午可以煮些菜,再卖一次。比起一直等着,这样赚得还多。
孙氏觉得这样也成,“嗯!秋然,你快数数今儿赚多少钱!”以往钱少,孙氏心里记着,但今儿客人多,她没顾得数。卖红烧肉和菜的钱就掺在一起了,早上买东西,林秋然给了五百一十文,花了四百八十,买的多讲讲价总会给便宜些。除了肉菜,家里用的油不算,因为煎五花肉还熬了些猪油。
香料调料没用多少,但是柴火费了不少,这到县城之后,买柴也是笔花销。孙氏和萧大石省吃俭用惯了,受不了柴也得花钱。起初萧大石说他回村砍,村里有林子有树,上山砍柴再推过来。但林秋然觉得太过费事,柴花钱不假,可十斤柴才两文钱,真回村那还不如从村里收点便宜的菜呢,比起运柴火,那不是更省钱。
以后若是找不到便宜卖菜的,还真能去村里收,这都入秋了,各家菜多得吃不完。
人工暂且不算,调料、柴火、肉菜便是今儿的本钱了。林秋然认真数钱,都是铜板,从一到一百,二百、三百……九百……这都九百多了。
数完,总共是九百三十六个铜板,抛去本钱四百八十文,调料什么的先算二十文,那赚了四百三十六文呢。
林秋然觉得今儿赚得真不少,但仔细想想也正常,毕竞光买三十斤五花肉就得三百钱,全卖光就能回本了。再卖菜,六十斤菜一斤七文,都是赚的。孙氏和萧大石一看有这么多钱,心里高兴极了,萧大石还道:“他娘,秋然,那咱们一天就赚了近一两银子!这也太多了!”以前赚得最多的时候是卖鲤鱼,卖了二十多条,一天赚了近八百文。孙氏高兴得笑了两声,很快她道:“啥呀,还有本钱呢,你忘了肉跟菜都是买的了?”
萧大石挠挠头,“嘿,还真给忘了,以为都是赚的。”孙氏:“瞧你这脑子,早上刚买的,下午就忘了。”林秋然笑着道:“娘,那也不少了,都赶上去做席面赚的了。”相对来说,还是在家做轻巧,有时候做席面好几张桌,这才多少。林秋然把零头三十六文交给孙氏,孙氏出门买东西,手里没钱不行。知道赚了钱,孙氏和萧大石干劲满满,能赚钱明儿继续卖呗。孙氏问道:“秋然,你说换菜色,那明儿卖啥?”
林秋然道:“明日做尖椒酿肉吧,菜就买豆腐和尖椒。肉三十斤,后腿肉就行,尖椒买四十斤,豆腐三十斤。对了,明儿我还得去一趟赵家,下午去,我不在家不用担心。”
孙氏问:"哪个赵家呀?”
林秋然说道:“就是办满月宴的那个,定金给了,我去他家把菜单给定了。”
这也好几日了,早定下早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