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大结局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六日。
太行山脉的暑气尚未完全消散,阳光穿过稀疏的云层,洒在五台县民团总部的院子里。
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传来不过一天,空气中还弥漫着一种奇异的、混合着狂喜与茫然的平静。
院子里的石桌旁,一身布军装,但眉宇间已满是岁月沉淀的陈旅长端着一个搪瓷缸,里面的茶水已经凉了。
他看着对面同样一身戎装,但气度俨然已是一方枭雄的苏耀阳,喉结滚动了一下,最终还是问出了那句话。
“苏老弟,你真的要走么?”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惋惜。
苏耀阳点了点头,神色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当然,这不是咱们早就说好的么?”
“哎……我说苏老弟!”旁边的李云龙猛地一拍大腿,急得站了起来,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不解和焦躁,“留下来吧,留下来跟咱们一块儿建设新中国,小鬼子都投降了,眼看着好日子就在眼前了,你却这节骨眼上要走,这不是太可惜了吗?”
苏耀阳没有立刻回答,他转过头,目光落在身后。
站在他身后的宋眉穿着一身素雅的旗袍,丰腴的身体曲线被勾勒得淋漓尽致,怀里抱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女婴,正安静地吮吸着手指。
在察觉到丈夫的目光后,对他露出一个温柔而坚定的微笑。
另一边,小露则是一身合体的蓝色布衫,身形依旧纤细,怀里同样抱着一个睡得正香的男婴。
她只是安静地站着,眼神里全是对自家男人的依赖。
一个约莫四五岁的小男孩,紧紧牵着苏耀阳的大手,好奇地打量着眼前这两位陌生的“叔叔”。
苏耀阳收回目光,淡淡一笑,重新看向陈旅长和李云龙。
“陈旅长,李团长。”
他开口道,“我这个人吧,自由自在惯了,打仗行,搞那些弯弯绕绕的我不擅长。
与其留在这里,将来可能处处受约束,还不如到外边去,当个草头王,逍遥自在。”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眼神里闪过一丝精明的光。
“再说了,我可是跟美国佬和重庆那边都定好了的。
根据《波茨坦公告》,咱们国家可是有权利在日本进行驻军的。
这次,我也是奉了中央政府的命令,率领山西民团的数万弟兄,去琉球那几个地方驻扎,也算是替咱们中国人好好看着这些畜生。日后要是他们敢再玩什么小动作,咱们离得近,也方便直接过去教训他们,不是吗?”
“这……”
李云龙被这番话噎得说不出声来,他挠了挠后脑勺,想反驳,却发现苏耀阳说得滴水不漏,他完全没有办法反驳。
陈旅长沉默了许久,手指在粗糙的搪瓷缸边缘缓缓摩挲着。他看着苏耀阳,又看了看他身后那一大家子人,最终长长地叹了口气。
“也对。”他无奈的点了点头,眼神复杂,“这天下,终究是要变的。既然你意已决,我也就不再阻拦你了。祝你……一路顺风。”
两个月后,秋日的海风带着微凉的湿气,吹拂着琉球群岛(冲绳)那霸港的上空。
海面上,一支庞大到令人窒息的舰队破开蔚蓝色的波涛,缓缓驶入港湾。
上百艘巨大的运输船,吃水线深得几乎要贴近水面,船舷两侧密密麻麻地站满了人影。
而在这些笨重的运输船周围,七八艘挂着青天白日旗的国军驱逐舰和巡洋舰如忠诚的猎犬般游弋,炮口虽覆盖着帆布,却依旧散发着冰冷的威慑力。
当第一艘运输船的铁锚带着哗啦啦的巨响砸入海底时,整个那霸港都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死寂。
码头上,稀稀拉拉的美国宪兵吹着口哨,有些懒散地维持着秩序,而更远处,那些在战火中幸存下来的本地居民,则从残破的房屋窗后、小巷的拐角处,用一种混杂着恐惧、麻木和好奇的复杂眼神,窥视着这支来自中国的庞大队伍。
沉重的铁质舷梯被放下,发出“哐当”一声巨响,重重地砸在码头的混凝土地面上。
第一个走下来的,是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
他们穿着崭新的、由苏耀阳亲自设计的深绿色军服,胸前佩戴着“中国驻日兵团”的徽章,脚踩锃亮的军靴,手中紧握着清一色的美式m1加兰德步枪。
他们的步伐整齐划一,眼神锐利而警惕,身上带着一股从尸山血海中磨砺出的杀气,瞬间就让码头上那些懒散的美国大兵不自觉地站直了身体。
紧随其后的,是如同潮水般涌下的士兵洪流。
他们不再仅仅是山西民团的士兵,他们现在是胜利者,是占领军。
而在这支钢铁洪流之后,是更为庞大的家属队伍。
女人们背着行囊,一手牵着大的,怀里还抱着小的。孩子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他们的哭闹声和妇女们的低声交谈汇集在一起,与士兵们沉闷的脚步声混合,宣告着这并非一次短暂的军事进驻,而是一场彻底的、以“驻军”为名的殖民与迁徙。
数万士兵和他们的家属,如同巨大的蚁群,开始有条不紊地从船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