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17章 未料生还,先思赴死(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第217章 未料生还,先思赴死

苏耀阳在五台县城送别了李云龙和孔捷,随后便回去了,但他不知道的是,山西民团飞行大队重创日本陆航的消息还在快速发酵着。

同时他也低估了这场胜利,对于当时整个中国,尤其是对于那些曾经搏击长空、如今却壮志难酬的中国空军飞行员们,所带来的巨大震撼和深远影响。

自七七事变以来,中日两国正式进入全面战争状态。

广阔的中国大地上,烽火连天,生灵涂炭。

而在那片同样广阔的天空中,中日两国空军为了争夺至关重要的制空权,也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惨烈无比的空中厮杀。

战争初期,中国空军凭借着飞行员们高昂的斗志和精湛的技艺,一度给予了不可一世的日本陆海军航空兵以沉重打击。

然而,国力的巨大差距,使得中国空军在飞机数量、性能、后勤保障以及飞行员补充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日本。

经过一年多的残酷消耗战,中国空军的实力已经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曾经拥有三百余架各型作战飞机的中国空军,到了1938年底,可用的飞机数量已经锐减到不足四十架,其中真正能够升空作战的,更是只剩下区区二十七架!

这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数字,每一个数字背后,都代表着一架曾经翱翔蓝天的战鹰的陨落,以及一名或数名热血飞行员的牺牲。

大批优秀的中国飞行员,在与数倍于己的日军航空兵的搏斗中,血洒长空,为国捐躯。

幸存下来的飞行员,以及那些从航校毕业不久、尚未经历过大规模空战洗礼的年轻飞行员,大部分都被迫转至位于云南昆明,由美国人协助建立的“中国空军军官学校”(即著名的中央航空学校,后迁至巫家坝机场),在那里接受进一步的培训,或者说,是在为未来的反击保存火种。

这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对于那些曾经在蓝天之上与日寇浴血奋战、亲眼目睹战友们一个个牺牲在自己面前的王牌飞行员们来说,躲在西南边陲的昆明,远离前线,继续进行着看似遥遥无期的训练和等待,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折磨。

他们渴望战斗,渴望复仇,渴望再次驾驭战鹰痛击侵略者,但是很可惜,如今的中国连飞机的螺丝钉都造不出来,更别提先进的飞机了。

就在这时,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如同一道划破暗夜的闪电,迅速传遍了全国,也传入了昆明航校那些焦灼等待的飞行员们的耳中——名不见经传的山西民团飞行大队,在九曲河上空,以寡敌众,一举击落、击伤日军各式战机二十余架,取得了自武汉大空战以来,中国方面最大的一次空战胜利!

这个消息,对于那些早已对空战前景感到绝望,甚至有些心灰意冷的中国空军飞行员们来说,不啻于一针强心剂!

“山西民团?他们哪来的飞机?哪来的飞行员?竟然能打出这么漂亮的仗?!”

“听说他们用的是一款新式战斗机,性能非常先进!”

“他们的飞行员是谁?难道是……美国志愿飞行员?”

“不管是谁!只要能打鬼子!只要能打胜仗!就是好样的!”

各种各样的猜测和议论,在昆明航校的飞行员中间迅速传开。最初的震惊和难以置信,很快就被巨大的兴奋和希望所取代。

如果说,之前他们对于能否重返蓝天、痛击日寇还心存疑虑的话,那么,山西民团飞行大队的这场胜利,无疑给了他们一个明确的信号——中国的领空,还没有完全沦陷!中国的抗战,还有希望!

昆明航校

一个略显沉闷的午后,昆明航校的飞行员食堂内,弥漫着饭菜的香味和学员们低低的交谈声。

与往日的喧闹和偶尔的嬉笑怒骂不同,近段时间以来,食堂内的气氛总是带着一丝压抑和焦躁。

战争的失利,空军的惨重损失,以及前线不断传来的坏消息,像一块沉重的铅块压在这些天之骄子们的心头。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曾是叱咤蓝天的雄鹰,如今却只能困守在这西南一隅,每天进行着重复而枯燥的训练,眼睁睁看着大好河山被日寇蹂躏,却无能为力。

程如风、凤鸣谦、叶启元三人,此刻正坐在一张靠窗的餐桌旁,默默地吃着盘中简单的饭菜——糙米饭、炒青菜,还有几片寡淡的腊肉。

这样的伙食,对于这些曾经习惯了优渥生活的飞行员来说,早已习以为常,但心中的苦闷,却难以用食物来填补。

“听说了吗?山西那边,五台山……不对,是九曲河,九曲河那边的民团,前几天跟小鬼子的飞机干了一仗,打了个大胜仗!”

叶启元扒拉了两口饭,终于忍不住开口,打破了沉默。他年轻的脸上,带着一丝兴奋和难以置信的神色。

这个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周围几张餐桌上激起了涟漪。不少正在吃饭的飞行员,都停下了筷子,竖起了耳朵,向他们这边望来。

凤鸣谦放下筷子,擦了擦嘴,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嗯,我也听说了。据说,那个山西民团的飞行队,用的是一种叫p-47的美国新式战斗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