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十九章:李世民的褒奖,咸阳郡王李象(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第十九章:李世民的褒奖,咸阳郡王李象

大明宫,太液池。

贞观八年始开凿,分为东池、西池,池中有三座岛屿,修建有宫殿庭宇,水榭歌台。

时逢盛夏,杨柳依依,绿树成荫,荷花连绵成片,微风轻轻拂过,水面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咯咯。”

白堤旁,银铃般的稚声响彻四周,一大一小两名宫装少女在花丛中追逐着,身边还跟着一些宫女、内侍。

大唐皇帝李世民倚靠在凉亭中,惬意的欣赏着湖畔美景,难得有如此雅兴。

“陛下。”

一身戎服的武连县公、左武卫将军李君羡大步闯了进来。

“嗯?”

李世民皱了皱眉,龙目一眯:“何事?”

“禀陛下。”

李君羡神态恭敬的汇报道:“太子殿下命人从长安募集了五百余名年满十六岁的乞儿。”

‘唰!!!’

霎时间,李世民坐起了身子,一脸审视的看着他:“乞儿?”

“是的。”

李君羡继续道:“东宫右卫率亲自在长安招募。”

“他要用乞儿充当东宫卫士?为什么?”

“难道朕这个皇帝连汉武帝都不如,就这么让高明忌惮吗。”

“宁愿招收乞儿,也不愿意大大方方的招募东宫八百卫士。”

目光如炬,李世民沉声道。

‘咯噔!’

李君羡哪里敢接这个话茬,只是补充了一个消息:“陛下。”

“魏王殿下命人持帖传告运河沿岸各州刺史,为博陵崔氏安平房提供方便。”

“青雀?”

李世民脸色变得有些阴晴不定。

东宫太子为了不引起他的忌惮,选择招募500多名乞儿充当卫士,魏王李泰却拿着自己的名帖传唤运河沿岸各州刺史,目的是照拂皇帝亲自下诏斥责的博陵崔氏。

两相对比,天下人该如何看待他这位大唐皇帝。

“朕听说高明还任用了一批武将?”

“是,陛下。”

李君羡低着头,回道:“太子殿下遣人去了河东绛州,任用东宫左卫率,还从山东各地招募8名千牛备身。”

“这些都是什么人?”

面无表情,李世民再度问了声。

“回陛下。”

“东宫左卫率姓薛,名礼,字仁贵。”

“出自河东薛薛氏南祖房,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六世孙,其曾祖父薛荣、祖父薛衍、父亲薛轨,相继在北魏、北周、前隋任官,到他这一辈,家境贫寒,以种田为业。”

“余下8人,或为贫家子,或为地方豪强之子。”

“另有洪州都督府司马许敬宗、融州黄水县令王玄策、新安县令刘仁轨分别调任东宫左右长史、兵曹参军。”

“有河东裴氏族人裴行俭,乃前隋左光禄大夫裴仁基次子、裴行俨之弟,为东宫录事参军。”

身为百骑首领的李君羡早就将这些事情调查的一清二楚,有条不紊的汇报道。

“裴行俨?”

“就是那个被李密封了上柱国、绛郡公,娶了王世充女儿的骁将?”

这个名字倒是让李世民想起了一些过往,隋末诸侯林立,裴行俨是其中少有的将才。

第十九章:李世民的褒奖,咸阳郡王李象

“是。”

李君羡认真的点头。

“寒门庶族。”

“高明这是完全没有打算拉拢士族门阀。”

“倒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眺望东宫方向,李世民幽幽道。

一直以来,东宫收纳的人都不是李承乾的亲信,那都是他调派过去的人,确切来说,在最初的时候,他对于这个太子倾注了许多期望,直到长孙皇后过世,李承乾彷佛放飞了自我,东宫官员上奏者不计其数。

从贞观十年开始,他对自己这个嫡长子就有了不一样的看法,转而将一部分期待放在了魏王李泰身上。

或许正是如此,东宫那些官员也陆陆续续的离开,关陇门阀、山东士族、江南士族无一例外,全都抛弃了太子,致使太子与魏王争斗时,屡屡处于下风,行事愈发荒诞不羁。

没想到那一日,太子李承乾竟然一反常态,诛杀了他派去的御前内侍,且在太极殿理直气壮的同他对峙。

也就是那一天,李世民才知道自己一直认为不成熟的嫡长子已经长大了。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吃惊,李承乾以铁血手段剪除了埋藏在东宫的棋子,就连百骑的人都被杀了个干干净净,东宫彻底成为铁板一块,落入太子手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唐皇帝李世民非但不恼怒李承乾的行为,反倒是赞赏这些所作所为,如果连东宫一亩三分地都掌控不了,那太子如何接管整个天下。

而真正让李世民意外的是东宫属官接二连三的离开,只剩下寥寥无几,他的儿子是太子,半君,就算有诸多不对,那也只能他来训斥,什么时候轮到别人挑剔了。

于是,朔日朝会上,侍中、太子太师、郑国公魏徵提的建议,李世民没有丝毫迟疑,全部同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