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太子施恩,东厂督主称心!
贞观十五年,六月,大唐接二连三的发生了许多变故。
天子下诏为五姓七望之首的博陵崔氏翻旧账,崔季舒痛殴东魏孝静帝元善见三拳之事传遍了大江南北,天下第一高门蔑视皇威,嚣张跋扈,几乎成为了百姓心中的唯一刻板印象。
博陵崔氏对魏王李泰的支持随着殿中侍御史崔仁师发配崖州,宣告烟消云散。
一时间,多名出自博陵崔氏的官员遭到了贬斥,几乎所有的朝臣都选择和他们划分了界限。
更引人注目的是魏王嫡长子李欣被封为晋阳郡王,成为了大唐皇族第四代之中唯一一个被封王的人。
魏王李泰高兴不已,于魏王府大设酒宴,向满朝文武百官发出了请柬,赴宴者云集,以为长安盛事。
“啪!”
东宫明德殿中,李承乾将手中的圣旨随手丢了出去,就像丢一件垃圾般微不足道。
“殿下。”
这一幕不禁让东宫少詹事张玄素、右庶子李百药、太子更令杜正伦心中一惊。
“陛下还真是有意思。”
从席上坐起伸了个懒腰,李承乾讥笑道:“给孤的东宫添砖加瓦,护卫恢复到之前的数量,给老四的儿子封王,这是什么说法,手心手背都是肉?”
“八百卫士,隔着一堵墙便是太极宫,他还真是自信,莫不是认为普天下只有秦王能将八百兵夺玄武门?”
“殿下请慎言。”
东宫少詹事张玄素再也忍不住了,出言制止。
这种话要是传了出去,别说是太子,东宫上下恐怕都得进一趟大理寺。
右庶子李百药、太子更令杜正伦更是被吓得三魂七魄都不知道去了哪,自那日太子被禁足,整个人彷佛脱胎换骨一般,无所顾忌,他们的心脏不停地在急速跳动,谁能扛得住这样的刺激!
“行了。”
扬了扬手,李承乾丝毫不在意道:“中书省那边知会吏部,而后才会调任官员至东宫衙署。”
“东宫詹事、左庶子、太子家令、太子仆令、太子宾客还需要一段时间到任。”
“孤命人寻来的东宫左卫率、左、右长史、录事参军、兵曹参军都在路上。”
“这段时间,东宫诸事还需要你们多费心。”
“太子殿下放心,我等必尽心竭力。”
张玄素、李百药、杜正伦齐声回道。
“少詹事一向清廉,330石的岁俸难免有些捉襟见肘。”
“来人,赐少詹事钱三百贯,绢三十匹。”
“赐右庶子钱二百贯,绢二十匹。”
“赐更令明光铠一领,精钢横刀一柄。”
“多谢太子殿下。”
张玄素、李百药、杜正伦三人心怀感激,纷纷行了一礼。
除了杜正伦身具南阳县侯爵位,张玄素、李百药一个是正四品上,一个是正四品下官员,家中并不是什么士家豪族,清正廉明,仅凭岁俸养活一家人,这些赏赐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而宫中监造的明光铠、精钢横刀对于杜正伦这种勋贵来说,无疑是可以传家的宝甲、神兵,又如何能不喜欢呢。
“嗯。”
微微颌首,李承乾给了三人一个眼神。
“是。”
三人不约而同的退出了明德殿。
..........
片刻后。
“参见太子殿下。”
伴随着一道清脆悦耳的声音响起,李承乾抬头一看,面前出现的‘佳人’,眉如翠羽,肌如凝脂,朱唇轻启,俊目流盼,神态举止更似女子,难怪前身会时常召称心入东宫。
第十三章 :太子施恩,东厂督主称心!
太常寺乐童向来多才多艺,尤其擅长歌舞,或许正是如此才让李承乾一解思念长孙皇后之情。
“称心。”
“近来发生的事情,你听说了吧。”
面色如常,李承乾开口道。
“奴多谢殿下爱护。”
太常寺乐童称心猛然间行了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心中感激涕零。
那日,御前侍从持陛下手敕前来,一干殿前千牛面色凶恶,目的便是为了诛杀太常乐童称心、道士秦英、韦灵符,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他又怎会不知。
为了保住三人,李承乾不惜杀了御前侍从,进而被帝召入太极宫,此后有了禁足东宫之旨。
主君如此,试问称心又如何能不以命相报!
“太常寺,你是回不去了。”
“出了东宫,要你命的人很多。”
“东宫除了属官之外,只有内侍、宫女。”
李承乾淡淡道。
‘咯噔!’
听到这,称心赫然抬头,表情坚毅道:“奴这条命是殿下保住的,殿下如有吩咐,奴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你很聪明。”
微微颌首,李承乾眼中掠过一抹异色,继续道:“孤有一册武技,名曰《葵花宝典》。”
“此武技阴诡狠毒,修炼之后,身形异于常人,来无影去无踪。”
“不过,欲练此功,必先自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