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能容忍的逆鳞!
“无逸,这些人一个都不能放过,立即调兵,將他们统统拿下。”
李逸刚才来的路上,倒是认真考虑了许多。
“陛下,先息怒,谋定而后动。
要拿下这些人简单,既然他们的阴谋已经泄露,那就绝无半点成功可能。
拿下他们,易如反掌。
现在最重要的是,以什么名义拿下他们,如何定罪处置。”
李世民皱眉,这些人要拥太上皇復辟,自然是谋反啊。
不过他马上明白了李逸的意思。
绝不能以这个名义抓捕这些人。
不能把太上皇牵扯进来。
不管太上皇跟这些事有没有关係,都不能牵扯半点进来。
更不能说太上皇要復辟。
李世民背手在殿中步绕著圈,眉头越皱越紧。
他走几步念一个名字。
“刘德裕,自洛阳归於朕魔下后,歷任秦王府的库直骑、护军、太子左內率、右武卫將军,朕视他为心腹。
想不到他居然也要反朕!”
“李孝常,朕上次已经对他够仁至义尽够宽仁了,现在居然互说符命。”
李世民说著说著,咬牙切齿。
“长孙安业,皇后同父异母的兄长,当年他们兄弟几个把皇后和无忌母子三人赶出家门。
后来,观音婢並没有记仇。观音婢从不为家人谋官求职,可却独为长孙安业这个酒鬼求情,朕也待他不薄,先后授他右监门率、右监门將军,给他三品官职,还不够吗?”
“刘弘基、长孙顺德,他们是太上皇老臣,可朕也视他们为心腹,长孙顺德还是皇后的族叔!”
李世民一个个名字念头,一个个的骂。
“那个刘,刘什么来著?”
“郎將刘文赞,是刘德裕的侄子。”李逸道。
“此人最该杀,居然妄说符命。”
许久后,李世民停下脚步,重新坐下。
“你说的对,这事须要谨慎对待。
不能牵扯到陛下半分。”
他看著李逸,“朕要杀了李孝常。”
李逸面无表情,“若定李孝常为谋反主谋,该杀。不过臣建议,以免死铁券抵其一死,削夺官职贬为庶人,长流岭南。”
李孝常是太原元谋功臣,得过李渊所赐的免死铁券,可恕一死。
这个案子,李孝常其实现在还没证据表明他是主谋,是他儿子李义立作死把他卷进来了。
可在李义立这些人的谋反计划里,是要推李孝常为首的,李世民不能把此事牵扯到太上皇,更不能提到半点復辟,那就得推出李孝常。
不能说太上皇要復辟,也不能说李义立等要拥太上皇復辟,只能说李孝常想谋反当皇帝。
李孝常不管有没有参与,现在都得被推出来当这个替罪羊。
而他被推出来也不会有多冤,他在利州任上,表现就很糟糕,多有不法行为,加上李义宗、李义立两儿子先后这般惹祸,杀了也不冤。
李逸也没想保李孝常,他们爷几个,纯粹就是地雷,一个不好就会爆,还容易炸到李逸。
这年头,谋反可是会牵连的,李逸可是过继到李孝常亲弟弟名下的,这关係那是近的很。
现在主动把这个雷爆了,李逸还能免于波及。
他也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跟李孝常確实不熟,更不亲。
他和李孝常一家子,根本就是两类人,都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之前李逸却也没少给义安王府好处,就连卖地,都给他不少。
现在为他求个免死流放,也算仁至义尽了。
“无逸,这个案子你来办。”
李逸摇头,“陛下,此案臣请求迴避,臣建议可交由齐国公来办。”
“安业是无忌的同父异母兄长,只怕他也有顾忌。”李世民道。
“那就交给三司会审。”
案子可以交给三司会审,但事情得先定个基调。
这个基调就是义安王李孝常、右武卫將军刘德裕、右监门將军长孙安业,以及统军元弘善、城门郎韦元整、郎將刘文赞等人以符命为据,密谋利用宿卫兵力发动叛乱,事情败露,按律定为十恶大罪之首的谋反罪。
“杀一个蠢货李义宗,居然又窜出来这么多个,”
皇帝握紧拳头,“既然杀一个不够,那这次就杀个够!”
敢打拥太上皇復辟的念头,就都得死,绝不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