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412章 李逸辞帅(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就什么都不做。有些事情,必须做,比如统一天下,突厥反对,大唐也得做。

大唐这几年来对突厥的退让,最终目的也只是为了先统一天下。

太子无疑不如世民看的透彻。

“秦王以为,现在是征讨河北的最佳时机了吗?”皇帝问。

“陛下,此千载难逢的良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得趁颉利刚继位,还无暇南顾之下,一举收复河北,灭掉窦建德。”李世民激动道。

“儿臣请求挂帅征讨河北!”

李渊起身。

“你若挂帅,需要多少兵马,多久能收复河北?”

李世民想了想,“一年足矣。”

皇帝摇头,“一年太久了,颉利不会给我们这么长时间的。”

“半年,儿臣只要半年时间。”

“要多少兵马?”

“六万人当足矣。”

皇帝背着手在殿上踱步,

太子出声:“陛下,秦王这是在冒险,在赌国运。朝廷这几年用兵不断,府兵常年征战不得休息,甲械弓矢也供应不及,粮食更是紧缺,

朝廷无法同时几线作战,这太冒险了,请陛下三思,不能让秦王拿江山社稷来博个人军功!”

“饭要一口一口吃,仗也得一场一场打,不能操之过急。”

李世民反驳,“太子岂不知战机转瞬即逝乎?现在颉利无暇南顾,正是攻打窦建德的最好时机,若是太子以为仗只能一场一场打,那也宁可先暂不打萧铣,也得先集中力量灭掉窦建德,收复河北。”

兄弟俩在殿上争的面红耳赤,谁也不肯让步。

李建成认为今年先不要打河北,他北上征稽胡,安稳京北,李逸出征萧铣,夺取荆湘。

先易后难,刘仚成、萧铣较弱,可以先拿下他们。

李世民则认为当先抓住战略空窗期,先灭掉最有威胁的窦建德,不能让窦建德和突厥联手,否则将来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会影响大唐社稷安危。

两人唯一能达成一致的,就是让李逸挂帅征萧铣。

“裴寂,你们也说说自己看法。”

宰相大臣中,裴寂等支持是先争取与突厥和议,暂时不跟窦建德开战,先取萧铣,同时安抚好河南。积蓄钱粮,休息兵将,明年或后年再征河北。

而屈突通、萧瑀等却是支持先攻河北。

“陛下不如派人去洛阳询问晋国公意见。”陈叔达提议。

皇帝点头,今日廷议也暂时告一段落。

三天后,

李逸给皇帝写了几千字的回复。

“李逸支持现在出兵河北,觉得是出兵的良机。”

“他也支持现在出兵萧铣,他还支持太子在讨伐稽胡刘仚成后,顺势率兵北上河套,屯兵丰、胜二州,让丰州总管张长逊、云州总管郭子和入朝。”

李渊惊叹于李逸的回复,这位年轻晋国公也觉得现在突厥内部不稳,无力干涉中原,这正是朝廷大举出击的时候。

不仅要灭了河北窦建德,还要趁机屯兵河套,这是要提前做好跟突厥全面战争的准备。

最后的防御就是进攻。

朝廷不仅要拿下河北,还要把雁门、马邑、五原、云中这些北疆都给拿下,

向北防御。

不能拖拖拉拉,得趁着如今这难得的机会,要一鼓作气,争取一两年内,就彻底统一天下。

这步子大的李渊都有点不太适应,觉得年轻人过于锐利。

两年?

再打五年,李渊都觉得还未必能统一天下。

只是最后让李渊没想到的是,李逸把征萧铣的帅印,推让给信州总管、河间王李孝恭,他愿意仍留在河南,安抚地方,恢复生产,筹备转运钱粮器械,支持南北两线战场。

太子和秦王都推荐李逸挂帅征萧铣,李逸反而让给李孝恭了。

经过几天的廷议,

李渊最终还是决定赌一把,时机难得,现在不打窦建德,等突厥人稳定下来,必然又要出手干涉,甚至是直接出兵入侵。

“陕东道大行台,由长春宫移驻洛阳,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秦王世民挂帅征讨河北,齐王李元吉、大行台兵部尚书殷开山为副,从征河北。

大行台左丞韩良为元帅府长史,行台度支郎中负责钱粮转运。

调秦王府将领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恭、翟长孙、双士洛、田留安、秦武通、张士贵、牛进达、吴黑闼等,

大行台将领罗士信、黄君汉、李世绩等为行军总管、

调河北幽州李艺、营州邓嵩、燕州突地稽率部并受节制,

皇帝还从朝中征调李神通、刘弘基、樊世兴、李寿、王君廓、郭子和王续、李道宗、史大奈诸将从征。

而太子征稽胡刘仚成,皇帝调给的将领是李安远、钱九陇、桑显和、于筠、窦琮、王行敏、柴绍、窦轨、李君羡等。

给李世民六万兵马,将领虽多,真论职位,反倒是只有两万人的太子手下这些人职位更高,秦王府的将领较杂,不少人职位还比较低。

荆襄战场,

主帅是河间王李孝恭,副帅是庐江王李瑗,长史是通州总管李靖,兼行军总管,司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