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正明在家味餐厅后厨,又是仔细进行了一番检查。
几乎开放式透明后厨,确实是有着一定的效果,后厨能够保持相对的整洁。
而且后厨里每个人也都不敢轻易懈怠,都会很认真对待每一份点单。
朱旭和张磊很多时候尽管没有亲自上灶,但他们会盯紧后厨里每个人的动作。
确保后厨每个人都可以严格按照要求完成工序。
这可能是冯正明所有店后厨,和其他餐馆、酒楼后厨不一样的地方。
冯正明会把一道菜的烹饪流程拆解开,在后厨里分解成一道一道的工序。
只要严格按照每一步工序去做,自然可以把菜做好。
可能在家味餐厅这样透明的后厨里。
外面的顾客看起来,会觉得后厨像是一个加工厂。
厨师们分开各自进行着一个步骤。
有专门负责切,有专门负责搭配,专门负责炒,最后还有专门负责装盘出菜。
一道菜从下单开始,后厨里几乎同时就开始准备。
这一套流程,可以说是充分节省了时间。
当然,这一套流程还是避免不了最关键的步骤,那就是最后灶头前厨师的手艺。
如果灶头前厨师的手艺不行,这种模式实际最后的效果也会很差。
不过在冯正明的店里,这种情况确实很难出现。
后厨里每个厨师和学徒,都是经过培训和精挑细选后,才能获得在后厨上灶的机会。
再经过几番筛选,能够站到灶头前的厨师,那绝对都是手艺够好。
何况像是家味餐厅这样,后厨里还有两位大师傅盯着。
朱旭和张磊作为很早就跟随冯正明的厨师。
他们年龄上或许还不算很大,但手艺上已经足以称得上是大师傅。
而且两人也很懂冯正明的这一套设计。
他们会把任何一步,一个人出错都迅速找到。
通常做差的菜,是不允许给客人上的。
这也最大程度上保证出菜的品质。
如此也就保证了,每一位到冯正明任何一家店里的顾客,都会享受到足以让他们满意的美食。
冯正明盯着朱旭和张磊看了一阵,看到两人在后厨游刃有余的指挥调度。
出菜的过程中,两个人也会对厨师和学徒们进行一些斥责。
人都是不可避免会犯错。
后厨在忙碌的时候,更是可能会让很多人犯错。
朱旭和张磊的表现冯正明满意在。
他们不会过份训斥,更多是点出问题来,告诫犯错的人要记住。
这种处理方式,冯正明很满意。
如果上来就是一通训斥,甚至可能要一直念叨这个事情。
反倒是并不能加深犯错人的印象,只会让犯错人出现抵触情绪,到头来下次可能还会继续犯错。
这是冯正明告诫过大家的,让各家店的店长和掌勺厨师都要注意方式方法。
所以朱旭和张磊的处理方式,冯正明相当满意。
他没有再过多发表自己的意见。
后厨既然交给朱旭和张磊,他就会绝对的信任两人的能力。
观察结束,冯正明微笑向两个人告别。
“不错,你们现在也是有大厨风范,保持住啊,将来去了京城的燕喜楼,或许你们也有机会跟你们师父和师叔他们竞争一下。”
这话把朱旭和张磊说的哭笑不得。
两人哪里敢去跟师父和师叔竞争上灶的机会?
冯正明还是鼓励两人一下。
“不要直接认输,该争还是要争的,好好加油,我走了。”
朱旭和张磊点头答应,然后送冯正明出来。
目送小师叔离去,朱旭和张磊也是相视一眼。
张磊先开口:“你去京城燕喜楼会不会比较尴尬?你可不是我们师门的。”
朱旭立刻不客气回应:“小师叔都说了,不希望我们有什么菜系门派成见的。”
张磊笑了:“哈哈哈,好,好,到时候我们竞争一下。”
朱旭:“谁怕谁?到时候你别被刷下来去不了。”
张磊很自信:“不可能的。”
对朱旭和张磊想要进京,哪怕是去给他们师父和师伯、师叔打下手也愿意去,迫切想要进京城重开燕喜楼。
冯正明倒是一点也不会觉得意外。
毕竟两人是从齐鲁出来,是相当标准的齐鲁人。
所以京城对他们的吸引力明显要高于沪城。
而且京城重开的燕喜楼,在他们的眼里,那才是真正正儿八经,鲁菜该去的地方。
冯正明心里也早就盘算,让他们跟着去京城的燕喜楼。
虽说京城燕喜楼冯正明是准备让师兄们去掌勺。
但师兄们毕竟慢慢年龄也都大了,不可能一直在后厨第一线上灶的。
所以京城的燕喜楼开业,真的想要做长久的生意,要把鲁菜重新在京城打出更加响亮的名声,就必须要有一批更扎实的中青年厨师。
朱旭、张磊,包括在沪城多年的管伟等人,都是很适合的人选。
当然到时候还是需要他们相